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上海枫泾古镇旅游攻略(枫泾古镇:一河联吴越,二镇合南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1 12:52:48    

毗连浙江嘉善、距上海市中心约70公里的西南部,有一座相对小众的历史文化名镇叫枫泾。

在春秋吴越争霸时,古镇中间的一条小河成为二国的界河。河之南为越国,河之北为吴国。所以称之为一河联吴越非常确切。因此,追根溯源,此古镇的形成实属历史悠久,吴越文化的交汇足够绵长。

下图以碑为证

在明代宣德年间的1430年,以河为界,河之南归嘉兴府嘉善县管辖,河之北归松江府华亭县管辖,南北分治了500余年。在尔后的年代,虽然最后南北二镇都归属于江苏的松江府管辖,但是,依然区分为南镇和北镇,各自独立为基层的行政单位。

解放后,原来分河而治的南北二镇合併划归上海市的金山(县)区统一管辖,名称正式统称为枫泾。

枫泾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交叉,五十余座石桥沿水而建,错落有致。古镇的特色可以用“三步二座桥,一望十条港”来形容。并且,绝大部分的石桥都是承建于明代时期。而现存最古老且仍在使用的致和桥,则建于元代的1328年的致和年间。

下图为致和桥二侧,该二侧充分演释了“桥连庙,庙连桥”的人文历史景观。

古镇的核心观赏点为其中心位置的枫泾三桥,即清风桥、竹行桥和北丰桥。

下图为不同角度所摄,水静、桥静和树静的三桥构连处的自然景色。




由于是在冬天,水镇并不能象春天那样充分体现其秀美,只能留下一些稍稍的遗憾了。

古镇仅四街的占地面积就高达48750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古镇。然而,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其核心部分的四条老街,即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和友好街。这四条老街的最大特色在于:较充分地体现了其原汁原味、未经人为雕饰的旧时原样。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绝大部分古镇过度商业开发的现象。

上几张图以证






从上几张图可见,这些街景上的房屋建筑,均充分显出其朴实无华、岁月沧桑的百年陈旧感。实与类似南浔、西塘等华丽的、修旧如新的古镇具有大大的不同。

除了朴实无华的建筑,其最珍贵的还是古镇人的友善和淳朴。比如,为了寻找吴越界碑,本人曾问讯于街上卖粽子的一位大妈,但是她亦不知。没想到的是:她居然用自己的手机,向知情人问询后再告诉本人怎么走。这一问,真的是感动到了本人!

早在二十年前,本人曾到过枫泾古镇,当时,本人就感叹过古镇民风的淳朴。没有想到二十年过去了,古镇人依然还是那么的友善!民风淳朴简直就是古镇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古镇地处江南,人杰地灵。在其历史上人才辈出。在古代,曾出三位状元,56位进士,122位秀才及二位宰相和三位六部大臣。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清官陆贽。三桥之一的清风桥,就是后人为记念他而命名的。

在当代的名人有程十发、丁聪和朱学范等等。

当地物产丰饶,特色食材各季不同,其谚云:正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出洞黄鳝四月底,五月拉丝吃不完,暴子弯转六月红,七月要吃四腮鲈,八鳗九蟹十鳑鲏,十一十二吃鲫鱼。

这里特别需要介绍的还是丁蹄了。具体就不予一一描述了,上个图吧。


到了古镇,顺便介绍一个当地最大最出名的饭店,可供参考,具体见图。

上图是门面,下图是二楼,该饭店面向主街,背依小河。


此饭店位于枫泾三桥边上,很容易找。建议上二楼,可以边吃边观景,并且价格比其他的江南古镇便宜实惠多了。

古镇值得观摩之处众多,比如:朱学范故居、丁聪漫画陈列馆、人民公社旧址、吕吉人画馆等等。不过,其中的枫溪长廊还是要重点推荐一下的。




上图的长廊中,含有古戏台一座和吴越界碑一块。整个长廊,排列了各色各样当地的特色土产和茶馆酒肆等等。当然,游船码头也在其列,只不过由于冬天寒冷,河上的游客较为稀少。

这次出游,虽逢节假日,但是古镇的人流似乎不多也不少,避免了人从众,使整个行程极为舒适和愜意,幸甚!也许,这就是本人惯于逆向思维的好处吧。另外,值得开心的是,古镇居然不收门票哦,真是良心的景区。

此古镇,如果快游用时约大半天,如果慢游用时约一天,快慢均宜。

淳朴的民风、朴实的古街,令人游之难忘,这种感受,在当今已经实属少见。在此,衷心的祝愿枫泾人平安康乐、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限于篇幅,是以简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