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马革裹尸的典故(“马革裹尸”体现了,中国军人的崇高精神)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6 09:52:05    

伏波将军马援说出了“马革裹尸”的成语,正是在他远征交趾的时候,这一故事成为中国军人崇高精神的象征。交趾即今天的越南,在历史上曾四次归属中国,分别是在秦、汉、隋、以及明朝时期。当时的越南被称为安南。



尽管朱元璋已将安南视为不需征讨的地区,承认其藩属地位,只要安南不叛乱,大明不会出兵。然而,安南内部却发生了严重问题,迫使大明不得不介入。当时的安南政权是陈朝,在1400年,陈朝国王的外甥黎季犛报告大明,陈朝的国王及王室成员全部遭到杀害,自己被一些大臣拥戴,建立了胡朝。通常情况下,更换一个安南国王对大明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只要新国王继续承认臣服关系即可。然而,陈朝国王的孙子陈天平却跑到大明皇帝那里哭诉,声称黎季犛实际上篡位,而王室成员都是他害死的。黎季犛的阴谋被揭露后,他假装愿意将陈天平送回并交还政权。朱棣便派人护送陈天平返回安南。然而,黎季犛却在途中袭击了明军,不仅杀死了陈天平,还杀死了明朝副使薛岩。



对于这一背叛,永乐大帝无法容忍,命令朱能率军讨伐黎季犛,而张辅则担任副将。然而,战斗还未开始,朱能突然病逝,朱棣不得不命令年仅29岁的张辅接任主帅,指挥整个军队。张辅是朱棣的大舅子,靖难之役的功臣,深受朱棣的信任。他继承了父亲的荣国公爵爵位,并拥有世袭诰券,即“免死金牌”。



安南地区多河流,黎季犛依靠宽阔的大江,在两岸设立木寨,并与江中的战船相连,多邦城成为防御的核心,被称为有九百里的连城。他的战略是消耗明军的锐气,迫使他们撤退。在沐晟从云南赶来后,张辅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转移了敌军的注意力,然后集中主力攻击多邦城。明军日以继夜地发起强攻,最终攻上了城头,打开了城门。安南军采取了反击,驱赶战象试图赶走明军。然而,张辅早有准备,他给战马披上绘有狮子图案的布料,以恐吓战象。同时,神机营使用火枪发射响亮的声音和弹丸攻击战象。这一系列措施最终导致战象陷入狂暴状态,失去理智,反而踩死了大量的安南军士兵。多邦城被攻破后,明军继续进攻安南的东都,黎季犛逃到海上,安南人民纷纷归顺。张辅还派兵夺取了西都,稳固了越南的局势。



然而,黎季犛并没有甘心失败,一直在积蓄力量,他还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在1407年,明军连续击败了黎季犛的军队,斩获了近五万敌军的首级。在红河流域,张辅和沐晟汇合,消灭了安南的水军,俘虏了黎季犛及其亲属,结束了胡朝政权。在此后的调查中,明朝试图寻找陈朝的后代,但一直没有结果。因此,他们设立了交趾布政司,将越南并入大明疆域,这也是越南最后一次归属中国。根据越南历史记录,张辅统领的明军曾达到八十万人,然而,整个大明的军队总数只有一百多万,因此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兵力被派往越南。而且,当时的朱棣主要关注的是北伐,势在必行地平定北方的残余势力,而不是将主力军队派往安南。张辅的大军离开后,一个叫简定的地方出现了问题,陈朝的旧将宣布陈季扩为国王,声称他是陈朝的后代。这一情况促使明军再次派兵南下,张辅被重新召回。在这一次,明军成功击败并捉拿了简定,但陈季扩逃到了老挝。朱棣原本准备北伐,急需张辅回归,只留下沐晟来对付逃往山区的陈季扩。但沐晟没有继承父亲沐英的作战天赋,未能制服陈季扩。因此,张辅被迫再次返回并援助。



1411年,张辅使用军法处置了不服从命令的黄中后,明军士气大振,击败了安南军主力,生擒了他们的元帅邓宗稷。然而,由于安南地区的瘴疠疾病,明军不得不暂时撤退。在1412年的8月,张辅最后一次率军南征安南。这一次,明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经过一年半的战斗,不仅消灭了安南的军队,还收复了失地。陈季扩逃到了老挝,最终也被明军抓获。安南战役正式结束,大明取得了全面胜利。



安南战事结束后,张辅跟随朱棣多次北伐,但蒙古各部却避而不战,导致永乐大帝未能取得胜利,不得不抱憾而归。在平定了皇叔朱高煦之乱后,张辅已经成为朝廷的头号功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却莫名其妙地死于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挑拨下,亲自前往迎战蓟州之役,结果导致几十万明军在瓦剌人手下全军覆没。年事已高的张辅无法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在混乱的战场上不幸身亡,享年75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