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真材实料的精品!
鳖是一类古老的爬行类动物,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最初是捕捉,逐步过渡为养殖,该类动物具有多元价值功能,寓意健康长寿、吉祥如意。鳖家族成员很多,这在其俗名、地方名中得到体现,例如水鱼、甲鱼、团鱼、脚鱼等,按照品种珍稀度至上而下排列,应该是鼋、山瑞和中华鳖。笔者曾长期跟踪研究该类动物,那就让我们自上而下地走进这个神秘的鳖类家族,一睹其神韵、风采。
鼋
鼋是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鼋属类动物,鼋非常古老,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非常长,在地球上,鼋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南部以及东南半岛、南亚次大陆等地区。例如太湖有一处名胜就叫作鼋头渚,目前,鼋在东南亚极为常见,在其江河湖泊常见到其踪影。
鼋与鳖同类,是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在其幼年即苗种期,两者基本相同、类似,但是到了亚成体尤其是成体期,它们之间的不同就突显出来。与鳖相比,鼋的吻部呈弧形,而鳖呈尖状,鼋的脖子短,头部只能向前伸展,只能供给位置在前方的东西。与鳖相比,鼋的背部更圆,皮肤光滑,伸展四肢露出的指甲数量也不一样。鼋产的蛋比龟、鳖类的蛋要大,成年的鼋体型也比龟、鳖类大。
鼋主要栖息于内陆、流动缓慢的淡水河流和溪流中,也生活在沿海地区,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水底。不常迁移, 喜欢栖息在水底。白天隐于水中,常浮出水面呼吸,夜间在浅滩处觅食。喜群居,寿命长。盛夏喜上岸乘凉;寒冬伏水底冬眠。鼋最大的本能是,不仅能用肺呼吸,而且能用皮肤呼吸;甚至能通过咽喉吸取氧气,在水中长时间生活。鼋是一种伏击捕食者,肉食性,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
过去,鼋主要栖息在我国南部的长江、珠江等江河及其湖泊中,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变化更由于人类的捕杀,鼋种质资源急剧衰退,种群数量锐减,以中国为例,全国十年以上的成年亲本种鼋仅存活15只,是一种高度珍稀、濒临灭绝的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因此,鼋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鼋在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宗教文化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功能,例如鼋是活化石,是一个亟待开发利用的宝藏,是道观寺庙放生池里的吉祥物。因此,近年来,国家开始研究保护性开发这一濒临灭绝的古老动物,例如肇庆市广宁县就在鼋栖息地建了一个县级鼋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保有超过百只鼋,在以国家为主导的由社会力量参与的鼋类抢救性保护行动中,民间人士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山瑞
山瑞是山瑞鳖的简称,在生物分类学上,它是爬行纲龟鳖目鳖科山瑞属类动物,山瑞也很古老,在地球上,它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等地,随着山瑞鳖价值被人们逐步认可,它被引进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
山瑞的外形特征与俗称“甲鱼”的中华鳖十分相似,呈圆形,但体形稍大,而且较为肥厚。山瑞鳖头部较大,呈圆锥形,为乌黑色或黑绿色,吻部向前突出,并形成管状吻突,鼻孔开口于吻突端,常见它露出水面进行呼吸,眼睛在头部的侧上缘。皮肤柔软而粗糙,没有龟那样的角质盾片。颈部较长,颈的基部两侧和背甲的前沿各有一团肉质鼓钉状突起的大瘰粒,背盘前缘有一排粗大的凸粒,可以与中华鳖相区别。身体较厚,背、腹两面是由骨板包着的,左右两侧连结起来,形成一副特别的“铠甲”,背面深绿色,上有黑斑;身体腹面白色,布满黑斑。甲的周围有宽而肥厚的革质皮膜,恰似短裙,所以叫做裙边。四肢扁平,后缘薄,似桨状,也是乌黑色或黑绿色,趾间有发达的蹼,都具3爪,适于在水中游泳和潜水。雄性的尾巴狭而长,可超出裙边,雌性尾宽而短,据此可以区分它的性别。
山瑞鳖主要生活于山区的江河、山涧、溪流和水塘中,尤喜栖于清澈流动的山涧溪流中。常到岸边和湿地觅食,肉食性,以软体动物、蛙类、甲壳动物和鱼虾等为食,也吃动物尸体和水草等。
山瑞的最为突出的价值是食用营养、药用保健价值,是优质水产品、高档食材和滋补保健品,在该需求引导下,山瑞鳖人工养殖应运而生,而且迅速发展壮大。山瑞鳖的养殖是跟随着龟类尤其是池塘龟类养殖热兴起的,人们在发展龟类养殖时搭配混养山瑞鳖、鱼类获得龟鳖鱼三丰收。目前,华南是全国山瑞鳖养殖主产区,其中广东是山瑞鳖养殖中心区,且集中分布在粤西的湛江、茂名和阳江等地。
中华鳖
中华鳖是一类原产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爬行类经济动物,寓意吉祥、健康、长寿,具有较高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保健价值,是优质水产品,高档食材。尤其是当下,许多中华鳖养殖企业或者大会网络电商开展中华鳖营销,更参与了中华鳖宰杀加工处理,生产半成品、制成品主要是中华鳖预制菜在市场上营销,在新的发展平台上获得新生。
鳖家族三个成员中,鼋最为珍稀、濒危,是亟待保护的鳖类品种,山瑞是融保护与开发于一体的鳖类品种的典型,而中华鳖是商业性开发最为成功的鳖类品种,通过透视这个三个鳖家族成员,让我们对鳖类品种保护、开发利用以及产业化发展前景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