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概念
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
A+B+...=C (化合价可变可不变)
(1)生成物是一种物质。
(2)反应物不止一种物质。
(3)生成物一定要有固定组成,是纯净物。
3.判断
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重于化合反应的概念及反应特点。若要判断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是否属化合反应,要以此反应能够发生为前提,然后与化合反应的所有特点相对照,只有同时具有三个反应特点,才能确定为化合反应。否则,不能列入化合反应。
4.典型反应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
(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5)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6)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7)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8)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10)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
(11)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2CO2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
(13)二氧化碳溶于水:H2O+ CO2= H2CO3
(14)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二、分解反应
1.概念
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A=B+C+...(化合价可变可不变)
(1)反应物是一种物质。
(2)生成物不止一种物质。
(3)反应物有固定组成,是纯净物。
3.判断
反应能发生的前提下,看此反应是否具有分解反应的三个特点。
4.典型反应
2H2O通电2H2↑+ O2 ↑
H2CO3=H2O+ CO2↑
CaCO3高温CaO+CO2↑
2NaHCO3△Na2CO3+H2O+CO2↑
三、置换反应
1.概念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
A+BC=AC+B 简记为“一换一”。
(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
(2)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3.判断
第一步,判断反应能否进行。第二步,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相对照,是否具有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
但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H4+2O2CO2+2H2O。
(2)生成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
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
4.典型反应置换反应根据反应发生的环境可分为在溶液中和干态下的置换反应。
(1)溶液中的置换反应:金属+酸=盐+H2↑,如:Zn+2HCl=ZnCl2+H2↑
(2)溶液中的置换反应:金属+盐溶液=盐+金属,如:Fe+CuSO4=FeSO4+Cu
(3)干态下的置换反应:
初中所学的有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uO+H2△Cu+H2O
2CuO+C高温2Cu+CO2↑
置换反应的美丽动图~
Zn+Pb(NO3)2=Pb+Zn(NO3)2
Zn + 2AgNO3=Zn(NO3) 2+ 2Ag
Zn + CuSO4 =ZnSO4 + Cu
Zn + 2AgNO3=Zn(NO3) 2+ 2Ag
Zn+Pb(NO3)2=Pb+Zn(NO3)2
1.概念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
AB+CD=AD+BC (化合价不变)
(1)生成物、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
(2)所有的生成物和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3)反应在溶液中一步进行。
3.反应发生的条件
(1)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2)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和水三者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物质生成。
4.判断
断定一个反应是不是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必须要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同时具备,才是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注意: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
5.典型反应
(1)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如:2HCl+Ca(OH)2=CaCl2+2H2O
(2)酸+盐=新酸+新盐,如:HCl+AgNO3=HNO3+AgCl↓
(3)碱+盐=新碱+新盐,如:Ca(OH)2+Na2CO3 =2NaOH+CaCO3↓
(4)盐+盐=两种新盐,如:BaCl2+Na2SO4=2NaCl+BaSO4↓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如Fe2O3+6HCl=2FeCl3+3H2O,H2SO4+CuO=CuSO4+H2O
沉淀反应的美丽动图~
NaCl+AgNO3=AgCl↓+NaNO3
CuSO4+2NaOH→Cu(OH)2↓+Na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