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确实有些凭证稍不留神就会出错。
尤其是涉及到“借方还是贷方”、“蓝字还是红字”......
归根结底还是对“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太理解。
张小瓜浅谈两点,供参考。
有个月吧,张小瓜出报表的时候,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勾稽不上。
令人头大......
最后破案了:主营业务成本的一个调整凭证,金额做到了贷方。
我告诉制单安安,应该做成下面这样:
安安:”啊?做贷方正数和借方负数,不是一个意思么?“
......
张小瓜:“主营业务成本如果做在贷方,系统取不到数,报表不平哇!"
张小瓜也看了一些讲借贷方向的文章,大部分是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出发的理论文章,老实讲张小瓜也不能完全看懂并信服......
是不是搞实务的会计人很少写文章,为什么没有从实务角度讲的?
令人费解......
“报表不平”还不是硬道理么......
为什么成本做在贷方,系统取不到数呢?
因为,所有损益类科目期末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
现在都是系统自动结转损益了,如果结转的逻辑是”收益类科目当月累计发生额结转到借方,费用损失类科目当月累计发生额结转到贷方“。
即:
借:收益类科目发生额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费用损失类科目发生额
假设当月只有这一笔业务,因为成本类科目要结转到贷方,不管前边的凭证是怎么做的,结转损益分录都是一样的,为:
两张凭证放在一起看:
如果像安安那样做:主营业务成本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都是0;
如果像张小瓜那样做:主营业务成本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都是-12000元。
显而易见,都是0系统当然取不到数。
综上,
收益类科目发生额记在贷方;
成本损失类科目发生额记在借方。
当然,这个结论基于张小瓜所用财务系统的结转损益方案和报表取数方案。
大家在工作中遇到损益类科目借贷方向的问题,基本都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查找问题所在。
资产负债类科目,张小瓜也想讲讲借贷方向的问题。
它比损益类科目更隐蔽。
因为,损益类科目借贷方搞错,一般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来暴露。
而,资产负债类科目借贷方向搞错,通常是悄无声息的。
举个栗子:
例1:车间钢结构原来计入2号车间,次月发现搞错了应该是1号车间。
假设只有这一笔业务,如果调整凭证将2号车间减少额放在贷方正数,在建工程科目余额表借方累计发生额200万,贷方累计发生额100万。
如果不查询明细账,还以为新增工程200万,转固100万呢。
正确的调整凭证应该将2号车间减少额放在借方负数:
在建工程科目余额表借方累计发生额100万,贷方累计发生额0万。
与实际相符。
例2:当月发放工资,由于员工银行卡信息错误,有部分工资退回来了。
应付职工薪酬贷方发生额,表示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借方发生额,表示实际发放的工资。
显然,如果被退回的工资做在贷方正数,无疑会虚增应付职工薪酬贷方发生额,同时也虚增了应付职工薪酬借方发生额。
正确的调整凭证应该将退回的工资放在借方负数:
这样做,应付职工薪酬借方发生额为9000000-15000元,与实际发放金额相符。
综上,
资产负债类科目,做冲销/调整凭证时,应该同方向负数入账,而非反方向正数。只有这样,科目余额表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才能反映真实的业务数据。
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有了凭证才有账,有了账才有表。
希望安安们的凭证都经得起审核和检验。